鞅仪韦斯 [ yāng yí wéi sī ]
战国时商鞅、张仪、吕不韦和李斯的并称,四人皆为秦相。《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并吞六国,遂称乎始皇,盛从鞅仪韦斯…
黄旄 [ huáng máo ]
黄色旗号。《汉书·武帝纪》:“秋七月, 按道侯 韩説 、使者 江充 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 充 ,以节发…
秦朝 [ qín cháo ]
朝代名。 (公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
三十年战争 [ sān shí nián zhàn zhēng ]
十七世纪初,发生于西方国家的宗教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役。公元一六一八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太子费迪南接掌波西米亚王位,对新…
整作 [ zhěng zuò ]
犹振作。 清 王韬 《杞忧生<易言>跋》:“若平时未能整作,斯临事不免张皇,议战议和,莫衷一是,盈廷聚讼,筑室道谋。…
采战 [ cǎi zhàn ]
(一)、犹采补。明 单本《蕉帕记·幻形》:“连宵拜斗魄犹沉,经年鍊气丹难就;待借些採战,向何处搜求。”参见“採补”。…
储説 [ chǔ shuō ]
指 战国 韩非 的《内储说》、《外储说》。文见《韩非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昔《储説》始出,《…
宗教战争 [ zōng jiào zhàn zhēng ]
因宗教纷争所引起的战争。如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西班牙国王派遣无敌舰队征英之役,其藉口便是扞卫旧教,讨伐新教…
偏伍 [ piān wǔ ]
春秋 战国 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 注引《司马法》。后…
申祷 [ shēn dǎo ]
再次祷祝。《左传·成公十六年》:“苗賁皇 徇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脩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復战!’”杨伯…
靖国神社 [ jìng guó shén shè ]
日本祭祀阵亡官兵的地方。1869年建于东京。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现名。其中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历次战争…
恫怨 [ dòng yuàn ]
哀痛怨恨。《战国策·燕策一》:“ 子之 三年, 燕国 大乱,百姓恫怨。”《明史·韩爌传》:“恐先帝在天之灵不无恫怨,…
海神 [ hǎi shén ]
传说的海中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拜岳及天…
兵象 [ bīng xiàng ]
战争的征象。宋 曾巩《与孙司封书》:“皇祐 三年,邕 有白气起廷中,江水横溢。司户 孔宗旦 以为兵象,策 智高 必反…
设粥 [ shè zhōu ]
施粥。 金 马钰 《战掉丑奴儿·自戒》词:“怜贫设粥非求报,建德如偷。”《金史·后妃传下·宣宗皇后王氏》:“后遂勅有…
普法战争 [ pǔ fǎ zhàn zhēng ]
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连遭失败。…
奠枕 [ diàn zhěn ]
犹安枕。 汉 扬雄 《法言·寡见》:“昔在 姬公 ,用於 周 而四海皇皇,奠枕於京。” 李轨 注:“安枕而卧,以听於…
吕不韋 [ lǚ bù wéi ]
人名。(公元前?~235) 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
渥沛 [ wò pèi ]
丰厚隆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我皇上嗣膺宝籙,復蒙渥沛殊恩,宠荣…
战国时代 [ zhàn guó shí dài ]
(公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统一止。参见「战国」条。日本室町幕府后期战争频仍的时代(公元…
光绪帝 [ guāng xù dì ]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庙号德宗,年号光绪。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抗战。后受…
终竟 [ zhōng jìng ]
(一)、完毕;穷尽。《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復与羣公卿士共相终竟。”《孝经·丧亲…
万岁 [ wàn suì ]
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祝颂的话)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民称万岁。…
燕丹 [ yān dān ]
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强大,使荆轲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斩丹欲献秦,秦复进兵,卒灭燕。也称为「…
公车上书 [ gōng chē shàng shū ]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4月,康有为等一千三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