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 [ niú gēng ]
以牛耕地。《山海经·海内经》:“ 稷 之孙曰 叔均 ,始作牛耕。” 郭璞 注:“始用牛犂。”《后汉书·循吏传·任廷》…
蜒蚰螺 [ yán yóu luó ]
蜗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蜗牛》。
牛栏 [ niú lán ]
指牛棚旁边或四周的围栏防止牛通过的牛栏,一边用护栏挡住,其他几边是二、三英尺宽的隔离沟关牛的圈爷爷王先之天天扫牛栏
豪牛 [ háo niú ]
即氂牛。《穆天子传》卷四:“天子之豪马、豪牛、尨狗、豪羊,以三十祭 文山 。” 郭璞 注:“豪,犹髦也。” 唐 杜甫…
耦犂 [ ǒu lí ]
西汉 武帝 时搜粟都尉 赵过 提倡的一种早期牛耕形式。共用二牛三人。具体耕作法,说法不一。有二牛挽一犁之说:一说一人…
垚犇 [ yáo bēn ]
比“土牛”还“土牛”的人。
青牛沱 [ qīng niú tuó ]
青牛沱坐落于四川省德阳什邡市红白镇。青牛沱原名清油沱,因水清如油而得名,清油是四川老百姓对菜油的俗称:以清油形容山水…
西瞿陀尼 [ xī qú tuó ní ]
即 西牛货洲。佛经所说四大部洲之一。参见“西牛货洲”。
四人牛牛 [ sì rén niú niú ]
牛牛 [ niú niú ]
(1).蜗牛。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牛牛》:“蜗蠃呼为牛牛,或曰其角似牛,故名。”(2).方言。男子生殖器。…
牛星织女 [ niú xīng zhī nǚ ]
牛星织女(牛星織女) 即牛郎织女。 宋 张先 《菩萨蛮·七夕》词:“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参见“ 牛郎织…
舞春牛 [ wǔ chūn niú ]
玉林各县(市)区在春节期间有舞春牛的习俗。 舞春牛之起源甚古,进入农耕时代后,许多农事活动被搬演成舞蹈,以表达人类情…
石牛 [ shí niú ]
(1).石雕之牛。古人常列于陵墓前。(2).石质牛形的灵异之物。古人迷信,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汉书·王…
木牛流马 [ mù niú liú mǎ ]
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运输工具。相传木牛流马就是一种人力独轮车。一说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即人力四轮车。
牛形尊 [ niú xíng zūn ]
这只西周中期牛尊,高24厘米,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重6.9公斤。牛尊整体为写实之牛状,牛躯体浑圆,四蹄粗壮…
笨牛 [ bèn niú ]
骂人愚笨如牛。清 孔尚任《桃花扇·劫宝》:“好个笨牛,到这时候还不见机。”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只有几…
末界 [ mò jiè ]
指与人类相对而言的动物界。《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晋 杜预 注:“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
牛铎 [ niú duó ]
(一)、牛铃。亦指牛铃声。(二)、借指人材。
作牛作马 [ zuò niú zuò mǎ ]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牛女 [ niú nǚ ]
(一)、牵牛、织女两星或“牛郎织女”的省称。晋 潘岳《西征赋》:“仪景星於天汉,列牛女以双峙。”唐 元稹《新秋》诗:…
冲壳子 [ chōng ké zǐ ]
四川方言,意为聊天吹牛。
犂牛 [ lí niú ]
1. 杂色牛。《山海经·东山经》:“其中鱅鱅之鱼,其状如犂牛。” 郭璞 注:“牛似虎文者。” 汉 扬雄 《法言·修身…
呼牛呼马 [ hū niú hū mǎ ]
呼牛呼马(呼牛呼馬) 亦作“ 呼牛作马 ”。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
兆勳 [ zhào xūn ]
清满州人。字佑扆,号牧亭,别号牧牛子,有《牧牛诗录》不堪持赠吟。见《国朝诗人徵略初编·卷四十一》、《国朝诗人徵略二编…
乘韦 [ chéng wéi ]
四张熟牛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师﹞及 滑,郑 商人 弦高 将市於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