枿芽 [ niè yá ]
枝芽。比喻事物的微末。
枯枿 [ kū niè ]
(一)、枯枝,枯株。唐 喻凫《宿石窟寺》诗:“野鹤立枯枿,天龙吟浄潭。”宋 苏辙《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荻…
三枿 [ sān niè ]
(一)、同“三櫱”。(二)、《汉书·叙传下》:“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
槎枿 [ chá niè ]
(一)、树的杈枝。北周 庾信《枯树赋》:“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旧唐书·李说传》:“比…
查枿 [ zhā niè ]
断拥肿,折查枿,寻穴究源。
枯枿朽株 [ kū niè xiǔ zhū ]
枯枿朽株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自 宋 以来,学 杜 者但刻意深沉,姑枯枿…
株蘖 [ zhū niè ]
亦作“ 株枿 ”。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后汉书·虞延传》:“ 延 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諳其数。”…
偎拥 [ wēi yōng ]
偎依拥挤。 宋 梅尧臣 《冻禽》诗:“有来同枿枝,亦各不偎拥。”
萌蘖 [ méng niè ]
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芽,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迸芽 [ bèng yá ]
爆芽,发芽。
出芽 [ chū yá ]
发芽,长出芽
秋枿 [ qiū niè ]
经斩伐而复生的秋日草木。 唐 李商隐 《献相国京兆公启》:“论风雨则秋枿芬华,语霜霰则春条零落。”
茗舌 [ míng shé ]
茶芽。谓茶芽嫩如雀舌者。
鳍状肢芽 [ qí zhuàng zhī yá ]
鳍状肢芽亦称“成虫芽”。
副芽 [ fù yá ]
植物学名词。寻常腋芽之上下或左右所生之芽曰副芽。
叶芽 [ yè yá ]
植物茎上的嫩芽,日后可长成叶,称为「叶芽」。相对于花芽而言。
渚牙 [ zhǔ yá ]
亦作“渚芽”。洲上初生的草芽。
豆芽儿 [ dòu yá ér ]
蔬菜,用黄豆、黑豆或绿豆过水发芽而成,芽长二三寸。也叫豆芽菜。
腋芽 [ yè yá ]
叶腋中的芽。即茎上长出的侧芽。
春饧 [ chūn xíng ]
食品名。春饴糖。多用麦芽或谷芽熬成。
麦芽 [ mài yá ]
麦子经过加工处理,使之发芽,称为麦芽。
花芽 [ huā yá ]
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外形一般较叶芽饱满。
白饧 [ bái xíng ]
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豆芽菜 [ dòu yá cài ]
豆芽。一般指黄豆芽和绿豆芽。明 陈嶷《豆芽菜赋》:“主人闻而笑曰:得非市之所鬻豆芽菜乎?”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
顶端优势 [ dǐng duān yōu shì ]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