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迹 [ wáng jī ]
亡征 [ wáng zhēng ]
国家将亡的征兆。《韩非子·亡徵》:“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汉 王符《潜夫论·思贤》:“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
亡徵 [ wáng zhēng ]
国家将亡的征兆。《韩非子·亡徵》:“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虽相去百世,县年…
逃絶 [ táo jué ]
(一)、旧指全家人逃亡出走,满一定年限不归,视其户绝。(二)、指逃跑绝迹。
妙迹 [ miào jī ]
(1).指佳妙的书法作品。《晋书·王羲之传》:“吾昔有 伯英 章草十纸,过 江 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絶。” 宋…
耗亡 [ hào wáng ]
消耗伤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公裹血茹疮,大小百餘战於惊涛怒浪之中,使贼无以休息,其精鋭日见耗亡…
衰怠 [ shuāi dài ]
衰弱危殆。《隋书·高祖纪下》:“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 高祖 ,成於 煬帝 ,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
割符 [ gē fú ]
犹剖符。《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迹 汉 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魂,赏亦不细矣。”
亡身 [ wáng shēn ]
杀身;丧身。《楚辞·离骚》:“ 鮌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 羽 之野。” 洪兴祖 补注:“ 鮌 婞直以亡身,则 鮌 …
骨朽 [ gǔ xiǔ ]
谓死亡已久。 宋 苏轼 《张庖民挽词》:“天高鬼神恶,骨朽姓名芳。” 宋 范成大 《病中聊书老怀》诗:“登临旧迹如梦…
遁迹潜形 [ dùn jì qián xíng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形迹 [ xíng jì ]
(一)、举动和神色:形迹可疑。(二)、痕迹;迹象:不留形迹。(三)、指礼貌:不拘形迹。
无迹可求 [ wú jì kě qiú ]
无迹可求(無迹可求) 见“ 无迹可寻 ”。
消声灭迹 [ xiāo shēng miè jì ]
消声灭迹(消聲滅迹) 见“ 消声匿迹 ”。
杜门屏迹 [ dù mén píng jì ]
杜门屏迹(杜門屏迹) 见“ 杜门晦迹 ”。
窜迹 [ cuàn jì ]
遁迹;隐迹。
笔脚 [ bǐ jiǎo ]
字迹,笔迹。
本高迹下 [ běn gāo jì xià ]
佛学术语,台家论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现菩萨之身也,本下…
化迹 [ huà jì ]
(一)、变化之迹;教化之迹。(二)、神灵之迹。
状迹 [ zhuàng jì ]
行迹;事迹。
匿迹 [ nì jì ]
躲藏起来,不露形迹:销声匿迹。匿迹海外。
綦迹 [ qí jì ]
(一)、见“綦迹”。(二)、亦作“綦跡”。亦作“綦蹟”。足迹;踪迹。
劣迹 [ liè jì ]
恶劣的事迹(指损害人民的):劣迹昭彰。劣迹斑斑。
昨轨 [ zuó guǐ ]
往昔的轨迹;往迹。
灭迹 [ miè jì ]
消灭做坏事留下的痕迹:焚尸灭迹。销赃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