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之争 [ xiōng dì zhī zhēng ]
阋墙之争 [ xì qiáng zhī zhēng ]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兄弟阋墙 [ xiōng dì xì qiáng ]
兄弟在家争吵。比喻内部不和。《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 阋(xì):争吵。
兄弟谗阋侮人百里 [ xiōng dì chán xì wǔ rén bǎi lǐ ]
兄弟互争,一有外侮,即能协力,御之于百里之外。见「兄弟阋墙」条。《国语·周语中》:「富辰谏曰:『不可。人有言曰:『兄…
拂夺 [ fú duó ]
争夺。《荀子·性恶》:“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
争弟 [ zhèng dì ]
争,通“諍”。能直言规劝兄长的弟弟。
阋墙 [ xì qiáng ]
原指兄弟相争,后引申为内部争斗。
兄弟宫 [ xiōng dì gōng ]
星相家十二宫之一,主兄弟之事,星命家由命度逆推第二宫,相术家则以两肩为兄弟宫。《神相全编·十二宫诀》:「兄弟宫论曰:…
兄肥弟瘦 [ xiōng féi dì shòu ]
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衅阋 [ xìn xì ]
发生在兄弟间的嫌隙与争端。
内阋 [ nèi xì ]
指兄弟之间争闹不和。《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汉 郑玄 笺:“兄弟虽内鬩,而外御侮也。”清 魏源《圣…
庶兄弟 [ shù xiōng dì ]
(一)、众兄弟。(二)、庶出之兄弟。
阋墙御侮 [ xì qiáng yù wǔ ]
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姻兄弟 [ yīn xiōng dì ]
《尔婎·释亲》:“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后泛称姻亲中的同辈弟兄。
兄宽忍弟 [ xiōng kuān rěn dì ]
谓兄弟之间相处之道。兄当宽仁,弟当忍从也。
兄弟之雠不反兵 [ xiōng dì zhī chóu bú fǎn bīng ]
谓有兄弟之雠,带兵器自随,见即杀之也。《礼记·曲礼上》:「兄弟之雠不反兵。」疏:「兄弟之雠不反兵者,兄弟,谓亲兄弟也…
情深友于 [ qíng shēn yǒu yú ]
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友于 [ yǒu yú ]
《论语·为政》引《尚书》:“友于兄弟。” 本指兄弟之间相互友爱。后用作兄弟的代称。
兄弟之国 [ xiōng dì zhī guó ]
谓同姓之国。又有婚嫁关系之国,亦称兄弟之国。《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脉膰之礼,亲兄弟之国。」疏:「兄弟之国,谓同…
连棣 [ lián dì ]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遂以“棣华”喻兄弟,“连棣”指结为兄弟,结成至亲。
内兄弟 [ nèi xiōng dì ]
(一)、舅父的儿子。(二)、古代称姑、姊、妹及族人之妇为“内兄弟”。(三)、妻的兄弟。详“内兄”、“内弟”。
令原 [ lìng yuán ]
言兄弟之相救于急难,如脊令在原也。《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
四海皆兄弟 [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言讼 [ yán sòng ]
诉讼。《后汉书·循吏传·许荆》:“人有 蒋均 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
兄子 [ xiōng zǐ ]
兄之子也。清、梁章钜《称谓录·兄弟之子·兄子》:「马援有戒兄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