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帝 [ xīng chén dà dì ]
朝辰 [ cháo chén ]
谓朝见帝皇。辰,北极星,喻指帝皇。
郊望 [ jiāo wàng ]
古帝王祭天与日月星辰山川之礼。
大辰 [ dà chén ]
(一)、即心宿,大火。《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 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恆象,今除…
商星 [ shāng xīng ]
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也称“大辰”、“大火”。《左传·昭公元年》:“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五星 [ wǔ xīng ]
(一)、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
日月旗 [ rì yuè qí ]
古代帝王仪仗中绘有日月图象的旗。《穆天子传》卷六:“日月之旗,七星之文。” 郭璞 注:“言旗上画日月及北斗星也。” …
辰勾 [ chén gōu ]
即水星。喻难遇之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似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 王季思 校注:“ 王伯良 曰:…
阏伯 [ è bó ]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 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 ,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相土 因…
贯月之辰 [ guàn yuè zhī chén ]
据《帝王世纪》载:金天氏之末,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黄帝之子昌意的正妃女枢,而生帝颛顼于若水。后因以“贯月之辰”指帝王…
玄象 [ xuán xiàng ]
天象。谓日月星辰在天所成之象。《后汉书·郅恽传》:“ 惲 乃仰占玄象。” 唐 吴筠 《高士咏·严子陵》:“紫宸同御寝…
天章 [ tiān zhāng ]
(一)、犹天文。指分布在天空的日月星辰等。(二)、指帝王的诗文。(三)、泛指好文章。
孛孛 [ bèi bèi ]
勃勃,旺盛貌。《释名·释天》:“孛星,星旁气孛孛然也。”《汉书·文帝纪》“有长星出于东方”颜师古 注引 汉 文颖 曰…
五辰 [ wǔ chén ]
古代谓五星分主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属四时),故称四时为“五辰”。《书·皋陶谟》:“抚于五辰,庶…
星纬 [ xīng wěi ]
(一)、天文星象。亦指以星象占定人事吉凶祸福的方术。《后汉书·姜肱传》:“肱 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
触山 [ chù shān ]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后…
五纬 [ wǔ wěi ]
金、木、水、火、土五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汉 郑玄 注:“星谓五纬,辰谓日月。” 贾公彦 …
火辰 [ huǒ chén ]
星名。即大火。《文选·陆机<答贾谧>诗》:“在 汉 之季,皇纲幅裂。火辰匿暉,金虎曜质。” 吕延济 注:“火辰,心星…
次祀 [ cì sì ]
古代指对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的祭祀。因其仪式次于祭天地、宗庙的大祀,故称。《周礼·春官·肆师》:“立次祀,用牲币。…
心宿 [ xīn sù ]
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星三颗。其主星亦称商星、鹑火、大火、大辰。《宋史·天文志三》:“心宿三星,天之正位…
帝宫 [ dì gōng ]
(1).天宫。《庄子·知北游》:“反於帝宫,见 黄帝 而问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排帝宫与 罗囿 兮,…
二辰 [ èr chén ]
指日、月。《尚书大传》卷三:“其二辰以次相将,其次受之。”郑玄 注:“二辰,谓日、月也。”《宋书·志序》:“然则自 …
天宗 [ tiān zōng ]
(一)、指日月星辰。《逸周书·世俘》:“武王 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朱右曾 校释:“天宗,日月星辰。”《礼记·…
中祀 [ zhōng sì ]
次于大祀的祭礼。所祭对象历代略有不同。《隋书·礼仪志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 清 则以日、月、先农、先蚕…
乾精 [ gān jīng ]
天的精气。《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追諡 山阳公 为 汉孝献皇帝 ,葬以 汉 礼”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乾精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