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灸 [ biān jiǔ ]
古代的治病方法。用石针刺叫砭,用艾火炙叫灸。
砭灼 [ biān zhuó ]
砭灸。
砭焫 [ biān ruò ]
犹砭灸。《辽史·耶律倍传》:“ 倍 初市书至万卷……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 明 李东阳 《痛语一首柬南…
按跷 [ àn qiāo ]
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按跷的含义:按:用手为主给患者按摩。跷:用脚为主给患者按摩。
俗耳针砭 [ sú ěr zhēn biān ]
俗:庸俗;砭:古代治病用的针砭;针砭:古人砭石为针的治病术。旧时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
针砭 [ zhēn biān ]
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痛下针砭。针砭时弊。
砭鍼 [ biān zhēn ]
亦作“ 砭针 ”。同“ 砭石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 郭璞 注:“可以为砭…
砭针 [ biān zhēn ]
同“ 砭石 ”。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 郭璞 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按…
针砭时弊 [ zhēn biān shí bì ]
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规砭 [ guī biān ]
规劝针砭。
砭治 [ biān zhì ]
针砭治病。
砭骨 [ biān gǔ ]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朔风砭骨。奇痛砭骨。
砭剂 [ biān jì ]
砭药。引申为救世的良方。
痛下针砭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尝炷 [ cháng zhù ]
试灸。尊长将灸,小辈先试炷热,以示孝心。
攻过箴阙 [ gōng guò zhēn què ]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时弊 [ shí bì ]
当前社会的弊病:切中时弊。针砭时弊。
艾灸疗法 [ ài jiǔ liáo fǎ ]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
诃砭 [ hē biān ]
呵责。砭,通“ 贬 ”。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訶砭之明,而不畅倜儻之异。…
针师 [ zhēn shī ]
针灸医师。
灸疮 [ jiǔ chuāng ]
灸疗留下的疮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其茎乾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英文翻译1…
针膏 [ zhēn gāo ]
针灸和药物。
美疢不如恶石 [ měi chèn bù rú è shí ]
?O病;石:砭石,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美言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疾病。比喻明知有害而一味顺从,不如严厉批评。
五倍子灸 [ wǔ bèi zǐ jiǔ ]
五倍子灸为天灸的一种,将五倍子单味药或者复方做成膏状物贴于指定穴位以达到灸疗目的的一种灸法,主要治疗小儿遗尿、腹泻等…
炙发 [ zhì fā ]
见“ 灸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