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朝 [ zhàng cháo ]
朝采 [ cháo cǎi ]
(一)、见“朝彩”。(二)、朝廷的仪仗。
牛宿旗 [ niú sù qí ]
古代朝廷的一种仪仗用旗。
正仗 [ zhèng zhàng ]
指朝廷举行祀天、朝会等大典用的仪仗。《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初,有司将立正仗,宿设乐县於殿庭。”
半仗 [ bàn zhàng ]
仪仗队的半数。《新唐书·仪卫志上》:“内外仗队,七刻乃下。常参、輟朝日,六刻即下。宴蕃客日,队下,復立半仗於两廊。”…
岁仗 [ suì zhàng ]
谓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唐 白居易《元和十二年诏停岁仗率尔成章》诗:“闻停岁仗軫皇情,应为 淮 西寇未平。”
得胜回朝 [ dé shèng huí cháo ]
旧指将领打了 胜仗回到朝廷报功。
细仗 [ xì zhàng ]
仪仗名。古时皇帝出巡或朝会时所用。南北朝 时,齐 梁 循 宋 之制,侍卫有细仗;北齐 循 后魏 之仪,宫卫有细仗队。…
散手 [ sàn shǒu ]
亦称“散手仗”。隋 唐 时朝会仪卫之一。《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世充 大怒,令散手执 君度、玄恕,批其耳数十…
仗下 [ zhàng xià ]
(一)、谓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隋书·麦铁仗传》:“尚书 蔡徵 ……於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詔书与 南徐…
大仗 [ dà zhàng ]
即黄麾大仗。古代殿庭最隆重的仪仗。用于正旦、冬至等大朝会。参阅《文献通考·王礼十三》、《续文献通考·王礼》十及十一。
风旗 [ fēng qí ]
(一)、风中飘动的旗帜。(二)、指酒帘。旧时酒家的标识。(三)、古时仪仗旗之一。见明王圻等《三才图会·仪制三·国朝仪…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排仗 [ pái zhàng ]
(一)、排设仪仗。一般指帝王早朝时的仪式。唐 王建《赠胡泟将军》诗:“半夜进儺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宋 陆游《夜…
仗卫 [ zhàng wèi ]
手持兵仗的侍卫。《晋书·姚襄载记》:“战骑度 淮 ,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 , 尚 命去仗衞,幅巾以待之。”…
仗节死义 [ zhàng jié sǐ yì ]
仗节死义(仗節死義)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纵横吏士,临难莫肯…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殳仗 [ shū zhàng ]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新唐书·仪卫志上》:“元日、冬至大朝会,宴见蕃国王……又有殳仗、步甲队,将军各一人检校。”《…
火城 [ huǒ chéng ]
(一)、谓于城周举火,形成火的城墙,使敌不能进。(二)、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寒蝉仗马 [ hán chán zhàng mǎ ]
寒蝉仗马(寒蟬仗馬) 寒天的蝉和皇帝大朝时所设的仪仗马。喻指缄口不语之人。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明…
倚势欺人 [ yǐ shì qī rén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依仗 [ yī zhàng ]
倚仗依仗权势
霸闰之朝 [ bà rùn zhī cháo ]
依仗暴力权术建立的非正统王朝。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以霸闰之朝,草莽之士,犹或拮据坟素,忝窃雌黄…
恃勇轻敌 [ shì yǒng qīng dí ]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仙仗 [ xiān zhàng ]
(一)、亦作“僊仗”。神仙的仪仗。(二)、指皇帝的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