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管 [ huī guǎn ]
(一)、亦作“灰琯”。(二)、指时序;节候。
灰琯 [ huī guǎn ]
见“ 灰管 ”。
葭律 [ jiā lǜ ]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起灰 [ qǐ huī ]
(一)、古人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二)、生灰。
葭灰 [ jiā huī ]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灰律 [ huī lǜ ]
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葭管 [ jiā guǎn ]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吹葭 [ chuī jiā ]
古代候气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
灰飞冲素 [ huī fēi chōng sù ]
谓节候更易。节气至则葭灰飞动,冲开覆于律管口上之缇素。《隋书·律历志上》:“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衝素,散出于…
秋灰 [ qiū huī ]
古代以苇膜烧制的灰置于律管中以候气,至某一节气,则灰从中飞出。秋灰,指秋季从中飞出的灰,谓秋已至。
新灰 [ xīn huī ]
律管中与节候相应新飞之灰。
候气 [ hòu qì ]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入律 [ rù lǜ ]
古代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
灰燧 [ huī suì ]
葭灰与燧火。借指岁月。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遭太夫人忧,苫草坟塋,以终灰燧;形骸毁瘠,逾於丧礼。”参…
候灰 [ hòu huī ]
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以占节气变化,谓之“候灰”。又名葭灰。 明 梁少白 《破齐阵·咏时序悼亡》套曲:“时移日渐…
冬灰 [ dōng huī ]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
芦莩 [ lú piǎo ]
芦苇内壁的薄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大蔟” 唐 孔颖达 疏:“ 熊氏 云:‘按吹灰者,谓作十二律管,於室…
灰移火变 [ huī yí huǒ biàn ]
谓节序改易。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锺十一月》:“日往月来,灰移火变。”参见“灰管”、“改火”。
吹灰 [ chuī huī ]
(1).吹扬灰烬。《淮南子·齐俗训》:“夫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2).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
葭琯 [ jiā guǎn ]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緹室葭琯以候气,多为管以参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青怸 [ qīng xī ]
亦作“ 青怵 ”。色青而细密。《管子·地员》:“五位之状,不塥不灰,青怸以菭。” 尹知章 注:“谓色青而细密和菭以相…
元籥 [ yuán yuè ]
即律管。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之一:“淑气渐滋于元籥,元声默应于黄鐘。”古人以十二律管定十二律,又以十二律与十二…
惊灰 [ jīng huī ]
灰从律管内迸出。古代用以候气之法。南朝 宋 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节如惊灰异,零落就衰老。”参阅《后汉书·律历…
灰管防垢 [ huī guǎn fáng gòu ]
异物 [ yì wù ]
(一)、珍奇、特异的东西。(二)、指死亡的人:化为异物。(三)、医学上指滞留或误入食管、气管、鼻腔、眼睛等处的某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