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炉记 [ dǐng lú jì ]
鼎鑪 [ dǐng lú ]
见“ 鼎炉 ”。
鼎炉 [ dǐng lú ]
(一)、亦作“鼎鑪”。(二)、指鼎形香炉。
炉鼎 [ lú dǐng ]
(一)、炉灶与鼎。炼丹用具。多借指内丹家所说的丹田。唐 吕岩《七言》诗之十二:“认得东西木与金,自然炉鼎虎龙吟。”宋…
阴鼎 [ yīn dǐng ]
(一)、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
宝鼎 [ bǎo dǐng ]
(一)、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大盂鼎》:“盂 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南公 宝鼎。”…
抟砂炼汞 [ tuán shā liàn gǒng ]
古代术士用朱砂、水银来提炼仙丹。《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六一炉 [ liù yī lú ]
道家的炼丹炉。唐 吕岩《七言》诗之十六:“九三鼎内烹如酪,六一炉中结似霞。”前蜀 贯休《寄天台道友》诗:“冷立千年鹤…
轩辕鼎 [ xuān yuán dǐng ]
古代传说中 黄帝 制造的鼎。事见《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风炉 [ fēng lú ]
(一)、一种小型的炉子。古代多用于煮茶烫酒等。 唐 陆羽 《茶经·器》:“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 风…
風爐 [ fēng lú ]
(一)、一种小型的炉子。古代多用于煮茶烫酒等。唐 陆羽《茶经·器》:“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罏”。…
金鼎 [ jīn dǐng ]
(一)、黄金炊具。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二)、为鼎类炊具的美称。宋…
立马追镫 [ lì mǎ zhuī dèng ]
极言火速。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烟囱吐豪气,炉心滚热浪,平炉王立马追镫要出钢。”
玉鼎 [ yù dǐng ]
(1).玉制的鼎。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汉成帝 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宋书·符瑞志下》:“ 晋成…
鼎事 [ dǐng shì ]
指书上关于鼎的记载。 清 王谟 《<鼎录>跋》:“兹録所隶鼎事,凡七十有二,而前三十五事,古帝王鼎,后二十七事,卿大…
昌齐 [ chāng qí ]
鹿鼎记人物之一。
铸鼎 [ zhù dǐng ]
(一)、见“铸鼎象物”。(二)、指 黄帝 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
風罏 [ fēng lú ]
即风炉。唐 宋 时用来烹茶的器具。唐 陆羽《茶经·器》:“风罏,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炉”。宋 韩驹《谢…
鼎食鸣钟 [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
鼎食鸣钟(鼎食鳴鐘) 见“ 鼎食鸣鐘 ”。亦作“ 鼎食鸣钟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宋 王禹偁 《…
宝策 [ bǎo cè ]
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黄帝 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
鼎游 [ dǐng yóu ]
谓鱼游于鼎釜。比喻无生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鱼嗟鼎游,蛟悲涸投。帆归锦水何时又。”参见“ 鼎鱼幕燕 …
便炉 [ biàn lú ]
火锅、边炉之类,宜于用羹。《韵府·杂记》:「冬至之日,或遇风寒,多具骨董羮以待客,谓之便炉。」
鼎新革故 [ dǐng xīn gé gù ]
鼎新革故 《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旧时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后泛指事物的破旧立新。…
鼎足 [ dǐng zú ]
鼎有三条腿,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史记淮阴侯列传》:“参(通“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鼎新 [ dǐng xīn ]
去旧;更新、革新方且言其主鼎新文物,教被华夷。——陆游《入蜀记》去旧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