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族 [ tū jué zú ]
突厥族 tū jué zú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
突厥人 [ tū jué rén ]
突厥人 tū jué rén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
胆道蛔虫病 [ dǎn dào huí chóng bìng ]
由于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的急腹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阵发性剧痛,全身出汗,脸色苍白,四肢厥冷,…
痛心病首 [ tòng xīn bìng shǒu ]
痛心病首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羣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 突厥 ,诡…
居勿 [ jū wù ]
古族名。 黠戛斯 的别称。曾受 突厥 和 回纥 统治,后攻灭 回鹘 汗国,与 唐 往来不绝。《新唐书·回鹘传下》:“…
乙失鉢 [ yǐ shī bō ]
隋、唐时占据阿尔泰山西南麓之薛延陀之酋长也。薛延陀为铁勒主脑之一。隋大业初年,铁勒诸部受西突厥之压迫,而铁勒叛之。自…
亦都护 [ yì dū hù ]
突厥语音译。我国古代 高昌回鹘 等突厥语诸部首领的称号,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一说,借用汉语官名“都护”加…
回紇 [ huí hé ]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后又从属于突厥。南北朝时,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离突厥后,始称为「回纥」,后…
遵德 [ zūn dé ]
犹言尊崇道德。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弗栗特萨傥那国》:“王, 突厥 种也,深信三宝,尚学遵德。”
十箭 [ shí jiàn ]
唐 时 西突厥 分其国为十部,每部命一人统辖,赐箭一支,号为十箭。亦称“十设”、“十姓部落”。
大逻便 [ dà luó biàn ]
亦作“大罗便”。突厥 官号。《隋书·北狄传·突厥》:“木杆 在位二十年,卒,復捨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通典·边防十…
重踝 [ zhòng huái ]
谓双重足踝。《北齐书·文宣帝纪》:“﹝ 文宣皇帝 高洋 ﹞鳞身,重踝,不好戏弄,深沉有大度。”《北齐书·范阳王绍义传…
哈萨克语 [ hā sà kè yǔ ]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省和国外的苏联境内。元音和谐比较严整,辅音同化现象较多。
牙帐 [ yá zhàng ]
指中国古代将帅所居营帐,也指边境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的“首都”。
薛延陀 [ xuē yán tuó ]
国名。崛起于漠北,先世为薛部与延陀部,同属敕勒部落,后薛灭延陀,遂改名为「薛延陀」。唐太宗时,封其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
颉利 [ xié lì ]
(1). 唐 代 东突厥 可汗,姓 阿史那 氏,名 咄苾 。 唐 皇甫松 《怨回纥歌》:“收兵 頡利 国,饮马 胡芦…
狼种 [ láng zhǒng ]
狼的后裔。《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其部落大人曰 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 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此説虽殊,然…
斥境 [ chì jìng ]
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既灭 …
奚国 [ xī guó ]
唐 时 奚 族所建之国。《旧唐书·北狄传·奚》:“ 奚国 ,盖 匈奴 之别种也,所居亦 鲜卑 故地,即 东胡 之界也…
花剌子模 [ huā là zǐ mó ]
国名。在今基华之地,唐书称为「货勒自弥」,宋代突厥族建国于此,初为塞尔柱朝的外藩,后灭塞尔柱,并有波斯之地,势甚强,…
李世民 [ lǐ shì mín ]
人名。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聪明英武,兼通文学。隋末,辅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为秦王。即…
尸蹷 [ shī jué ]
亦作“ 尸厥 ”。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
刃面 [ rèn miàn ]
古代 突厥 等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有人死,亲属以刀割面,表示内心悲痛。《隋书·北狄传·突厥》:“有死者,停尸帐中,家…
狼头纛 [ láng tóu dào ]
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隋书·北狄传·突厥》:“其先国於 西海 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
东丹 [ dōng dān ]
(一)、复姓。《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初,阿保机 死,长子 东丹王 突欲 当立…… 突欲 不得立,长兴 元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