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 [ zhī chǐ ér hòu yǒng ]
明耻教战 [ míng chǐ jiào zhàn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指教战之法,在于使士卒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奋勇向前,勇敢杀敌。
衣食足而知荣辱 [ yī shí zú ér zhī róng rù ]
生活没有忧虑后,才能讲求礼义廉耻。《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
耻格 [ chǐ gé ]
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知方 [ zhī fāng ]
(一)、知礼法。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曰:“方,礼法也。”《后汉书·桓谭传》:…
遗布 [ yí bù ]
《后汉书·独行传·王烈》:“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形戮是甘,乞不使 王彦方 知也。’烈 闻而使人谢之,遗…
拇动 [ mǔ dòng ]
《管子·小问》:“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尹知章 注:“中勇,外形必应,故手足拇动也。”后因谓跃跃欲试为…
默化潜移 [ mò huà qián yí ]
默化潜移(默化潛移) 同“ 潜移默化 ”。 明 吕坤 《呻吟语·治道》:“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
公恕 [ gōng shù ]
公正宽厚。《宋史·儒林传六·陈亮传》:“天子蚤夜忧勤於其上,以义理廉耻婴士大夫之心,以仁义公恕厚斯民之生,举天下皆由…
邑然 [ yì rán ]
不乐貌。《后汉书·刘陶传》:“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乐,思我 刘君 。何时復来,安此下民。’”《隋书·房陵王勇传》…
鲍子知我 [ bào zǐ zhī wǒ ]
鲍子知我(鮑子知我) 《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当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
惋愤 [ wǎn fèn ]
怨恨愤慨。 宋 苏轼 《策断三》:“贵为将相,而不免囚徒之耻,宜其有惋愤鬱结而思变者,特未有路耳。” 明 陆时雍 《…
上蔡苍鹰 [ shàng cài cāng yīng ]
秦 李斯 专权,为 赵高 所陷,下狱。伏诛前,顾其子曰:欲牵黄犬、臂苍鹰,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因以“…
壮勇 [ zhuàng yǒng ]
(一)、强健而勇敢;刚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 将 李信 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 燕 太子丹 於 衍水 …
降心 [ jiàng xīn ]
平抑心气。《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魏书·刑罚志》:“而长吏咸降心以待之,苟免而不耻,…
矜奋 [ jīn fèn ]
(1).以勇气自恃;骄傲自大。《管子·形势》:“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汉书·晁错传》:“矜奋自贤,羣臣恐諛。…
书数 [ shū shù ]
六艺中的六书、九数之学。《列子·仲尼》:“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者。”《后汉书·刘盆子传》:“ 崇 虽起勇力而为众…
伸脚 [ shēn jiǎo ]
《晋书·王济传》:“帝尝与 济 弈棊,而 孙皓 在侧,谓 皓 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 曰:‘见无礼於君者则剥之。…
归终 [ guī zhōng ]
◎ 归终 guīzhōng[finally] 〈方〉∶最后;结果他尽心尽力地为老板干了二十多年,可归终还是被他一脚踢…
专命 [ zhuān mìng ]
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左传·闵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帅师。”《尉缭子·勒卒…
黥彭 [ qíng péng ]
黥布、彭越 同为 汉 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故并称之。清 侯方域《宁南侯传》:“将军目不知书,然性通晓,解文义,勇略…
耻感文化 [ chǐ gǎn wén huà ]
耻感文化 - 简介 所谓“耻感文化”是海内外学者对我们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这个概括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儒家文化而作的。它…
逃尧 [ táo yáo ]
典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不受而逃去。 啮缺 遇 许由 曰:‘子将奚之?’曰:…
牵盐 [ qiān yán ]
《战国策·楚策四》载: 汗明 向 春申君 讲述:有匹年老的骏马,“服盐车而上 大行 ”,结果是“蹄申膝折”,“白汗交…
自媒 [ zì méi ]
女子自择配偶;自荐。《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列子·周穆王》:“鲁 有儒者,自媒能治之。”唐 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