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制 [ zhōng guó gǔ dài jūn zhì ]
地涩 [ dì sè ]
古代军用障碍物。以铁木制成,置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行动。
皂纛 [ zào dào ]
亦作“皁纛”。古代用黑色丝织物制的军中大旗。
下军 [ xià jūn ]
古代军事编制称谓。大国分上、中、下三军。次国分上、下二军。《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 师救 郑 …… 赵朔…
藩封 [ fān fēng ]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击鼓升堂 [ jī gǔ shēng táng ]
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一种形式。
刁斗 [ diāo dǒu ]
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
古田会议 [ gǔ tián huì yì ]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 古田镇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写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中国爵制 [ zhōng guó jué zhì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上军 [ shàng jūn ]
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
古代东方 [ gǔ dài dōng fāng ]
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曲长 [ qǔ cháng ]
古代军队编制,部下有曲,曲的长官为曲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於是以 亮 为右将军”裴松之 注引 三国 蜀 诸…
服饰之制 [ fú shì zhī zhì ]
中国古代以等级制度为标准而制定的穿戴服冠等饰物的规定。
坊市制 [ fāng shì zhì ]
指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
武经七书 [ wǔ jīng qī shū ]
也称《武学七书》。宋代官方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中国古代七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吴子》、《六韬》…
三年之丧 [ sān nián zhī sàng ]
居丧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战服 [ zhàn fú ]
中国古代对军人作战时所着服装的称谓,也称“战袍”、“戎衣”、“戎装”等。
参军 [ cān jūn ]
去当兵他离家参军去了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官名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mdas…
卒长 [ zú cháng ]
(一)、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二)、太平天囯军队中的一级长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
窑作 [ yáo zuò ]
窑作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制作陶土、琉璃、砖瓦和装饰构件的专业。
浑天仪 [ hún tiān yí ]
浑象和浑仪的统称。浑象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天空所见星象的仪器,类似现在的天球仪,东汉时张衡创制。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星辰…
织田信长 [ zhī tián xìn cháng ]
日本古代武将。原为尾张国(在今爱知县)大名。在战国时代大名之间混战中崛起,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建立使用火枪的强大…
白眊 [ bái mào ]
(一)、亦作“白髦”。牦牛的毛。(二)、以牦牛毛制的披衣,古代军中主帅卫士所服。亦指卫士。
旅帅 [ lǚ shuài ]
(一)、《周礼》官名。统一旅之众。(二)、古代州郡地方军事散官名。(三)、太平天囯官名。既管军政亦管民政,位在师帅之…
什吏 [ shí lì ]
指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什长。《左传·襄公十三年》:“新军无帅,晋侯 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於下军,礼也。”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