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柳春 [ kuàng liǔ chūn ]
年柳 [ nián liǔ ]
谓春柳。唐太宗《春池柳》诗:“年柳变池臺,隋堤曲直迴。”
曲尘 [ qū chén ]
(一)、亦作“麯尘”。(二)、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三)、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四)…
私春 [ sī chūn ]
偏爱春天。清 李渔《蜃中楼·点差》:“柳叶今年别是肥,私春先染柳郎衣。”
漏春和尚 [ lòu chūn hé shàng ]
柳树的别名。宋陶穀《清异录·木》:“新栽柳树,必用泥固济其末,颇类比丘顶相。元伯玉宅前插柳,初春吐芽,伯玉曰:‘且得…
柳下 [ liǔ xià ]
(一)、柳树之下。(二)、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
春丝 [ chūn sī ]
(一)、指春日的柳条。(二)、指春日的钓丝。
暖丝 [ nuǎn sī ]
指春天新绿的柳条。
柳惠 [ liǔ huì ]
春秋 柳下惠 的省称。
柳跖 [ liǔ zhí ]
相传 春秋 末人,名 跖,居 柳下(今属 山东省),因称 柳下跖。
烟柳 [ yān liǔ ]
亦作“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唐 张仲素《春游曲》之一:“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宋 惠洪《青玉…
杨柳鞭 [ yáng liǔ biān ]
柳树枝做的马鞭。折柳作鞭为古代春游的一种习俗。
柳意 [ liǔ yì ]
(1).柳丝飘拂的情韵。 唐 韦应物 《晓坐西斋》诗:“柳意不胜春,巖光已知曙。” 唐 李商隐 《向晚》诗:“花情羞…
柳下季 [ liǔ xià jì ]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别称。
柳暖花春 [ liǔ nuǎn huā chūn ]
指花柳荣茂,春意正浓。
柳士师 [ liǔ shì shī ]
春秋 柳下惠 的别称。 唐 刘禹锡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诗:“重临事异 黄丞相 ,三黜名慙 柳士师 。”参…
梅柳 [ méi liǔ ]
(一)、梅与柳。梅花开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临的信息,故常以并称。晋 陶潜《蜡日》诗:“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柳黄 [ liǔ huáng ]
(一)、指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故称。(二)、颜色名。
柳信 [ liǔ xìn ]
谓柳树发芽带来春的信息。 宋 欧阳修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词:“珠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
柳靥 [ liǔ yè ]
指柳叶。因其形如面颊,故称。清 陈维崧《庆春泽·春阴》词:“年时恰是鶯花候,正黄归柳靨,红入桃心。”
柳绿花红 [ liǔ lǜ huā hóng ]
柳绿花红(柳緑花紅) 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五灯会元·龙华球禅师法嗣·酒仙遇仙禅师》:“偈曰:‘……秋至山寒水冷,春…
柳絮风 [ liǔ xù fēng ]
柳絮飘飞时节的风。指春风。
柳眼梅腮 [ liǔ yǎn méi sāi ]
形容早春初抽的柳叶和盛开的梅花。宋李清照《蝶恋花》词:“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僭客 [ jiàn kè ]
迎春花的别称。 元 程棨 《三柳轩杂识》:“迎春花为僭客。”
武昌春柳 [ wǔ chāng chūn liǔ ]
即武昌柳。唐刘禹锡《有所嗟》诗之一:“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参见“武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