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宗 [ xú chéng zōng ]
智周 [ zhì zhōu ]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徐,濮阳(今属河南)人。中国佛教唯识宗三祖,他继承窥基、慧沼的学说,并将唯识宗旨传与新罗僧人…
后七子 [ hòu qī zǐ ]
明 代 嘉靖 、 隆庆 年间文学家 李攀龙 、 王世贞 、 谢榛 、 宗臣 、 梁有誉 、 徐中行 、 吴国伦 七人…
亢宗子 [ kàng zōng zǐ ]
谓能光宗耀祖之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此女有宜男相,他日必生亢宗子以延嗣续。” 梁启超 《历史与人种…
刓困 [ wán kùn ]
彫敝疲困。《新唐书·藩镇传·王承宗》:“方 江 淮 水潦,财力刓困,宜即詔 承宗 嗣领。”
承祧 [ chéng tiāo ]
(一)、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二)、指承继为后嗣。
宗嗣 [ zōng sì ]
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入嗣 [ rù sì ]
指本宗族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俗称顶嗣)。嗣即继承。
象恭 [ xiàng gōng ]
犹言貌似恭敬。后多以喻巨奸大恶。《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孔 传:“言 共工 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
为人后 [ wéi rén hòu ]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立为大宗的继承人,称为人后。
联宗 [ lián zōng ]
同姓不同宗族的人互相承认同属一个宗族:他们联了宗,以兄弟相称。
傍统 [ bàng tǒng ]
封建宗法制度,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大宗无后,以旁支入承统系,称傍统。
心开 [ xīn kāi ]
谓心灵开悟。《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为人少文,居它惛惛不辩,至於中尉则心开。”《明史·孙承宗传》:“帝每听 承宗…
五宗 [ wǔ zōng ]
(一)、古代宗法,继承始祖的后人为大宗;继承高祖、曾祖、祖、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为“五宗”。参阅汉班固…
鐏臼 [ zūn jiù ]
一种球窝轴承。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三:“中置巨轮,轮轴上贯架木,下承鐏臼。” 石声汉 校注:“‘鐏’:是器…
取帅 [ qǔ shuài ]
寻求统帅。《旧唐书·王承元传》:“ 元和 十五年冬, 承宗 卒,祕不发丧,大将谋取帅於旁郡。”
继绝世 [ jì jué shì ]
谓恢复已灭绝的宗祀,承续已断绝的后代。
招标 [ zhāo biāo ]
兴建工程或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公布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招人承包或承买。
逻伺 [ luó sì ]
巡逻侦察。 明 徐渭 《赠严宗源序》:“日所与伍者,十数逻伺卒。”
单绪 [ dān xù ]
(一)、谓只有一子承继宗绪。(二)、谓寒门后代。
投标 [ tóu biāo ]
承包建筑工程或承买大宗商品时,承包人或买主按照招标公告的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填具标单,叫做投标。
承流 [ chéng liú ]
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史记·三王世家》:“ 百蛮 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
法嗣 [ fǎ sì ]
(一)、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二)、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父宗 [ fù zōng ]
父亲的继承人。指嫡长子。因与亲兄弟为宗,故云。
内颖 [ nèi yǐng ]
谓天资颖悟。出处 明 徐祯卿《谈艺录》:“夫哲匠鸿才,固由内颖;中人承学,必自迹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