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禅院 [ mí tuó chán yuàn ]
浄域 [ jìng yù ]
佛教语。原指 弥陀 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率陀天院 [ lǜ tuó tiān yuàn ]
佛教语。指兜率天内院,即弥勒净土。见《弥勒上生经》。元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也是俺,有缘。遇善缘,贺飞腾入率陀天…
宝生佛 [ bǎo shēng fó ]
五方佛之一。通常被安排在大日如来左方,表示福德。在密宗寺院及宋、辽古刹中,和大日如来、阿閦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
真门 [ zhēn mén ]
本谓 阿弥陀佛 第二十愿所成就的法门。泛指通过修习佛法获得佛果的法门。 唐 刘得仁 《冬夜与蔡校书宿无可上人院》诗:…
扎什伦布寺 [ zā shí lún bù sì ]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1447年建。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建筑依山傍水,金顶碧瓦…
义玄 [ yì xuán ]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公元?~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南)人。出家受戒后,至江西参谒希运,后参大愚…
三国七祖 [ sān guó qī zǔ ]
日本净土真宗开创者亲鸾圣人认为印度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和中国的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以及日本的源信僧都、法然上…
五方佛 [ wǔ fāng fó ]
佛教寺院供奉的五尊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象徵理智不二;左边第一位为南方宝生佛,象徵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象徵觉性…
法顺 [ fǎ shùn ]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杜,雍州万年县人。为华严宗初祖。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称魏禅师)修习禅法。并在庆州…
慧远 [ huì yuǎn ]
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公元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初学儒家、老、庄,二十一岁往太行…
曲水庵 [ qǔ shuǐ ān ]
拼音:qǔ shuǐ ān 简介 曲水庵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交芦庵之东、正等院之左。明祟祯元年(公元1628r年)云…
职贡 [ zhí gòng ]
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鲁 之於 晋 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 唐 玄奘 …
四圣 [ sì shèng ]
(一)、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二)、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尧、舜、禹、汤。(三)、四位圣明的统…
苾刍 [ bì chú ]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
陀罗尼经幢 [ tuó luó ní jīng chuáng ]
陀罗尼经幢 - 简介 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开…
栖神 [ qī shén ]
(一)、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
迁谢 [ qiān xiè ]
(一)、犹言衰退败落。《南齐书·武帝纪》:“宋 德将季,风轨陵迟,列宰庶邦,弥失其序,迁谢遄速,公私凋弊。”唐 骆宾…
南山寺 [ nán shān sì ]
(一)、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
少林内功 [ shǎo lín nèi gōng ]
少林内功是河南少林派气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以站裆为基础,着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运动的锻炼。少林内功(shao…
康坞大寺 [ kāng wù dà sì ]
拼音:kāng wù dà sì 简介 康坞大寺藏语称为地处高原牧区,海拔…
和平寺 [ hé píng sì ]
拼音:hé píng sì 地位 和平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昌平…
三阶教 [ sān jiē jiào ]
隋朝僧人信行禅师所创立的佛教宗派,流行于隋唐二代。三阶教将佛法依时、处、人各分为三阶。时的三阶指佛灭后初五百年为第一…
晒大佛 [ shài dà fó ]
晒大佛”是藏传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各地活动日期不尽…
缁衣 [ zī yī ]
(一)、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毛 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