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 [ mù zàng ]
考古学上指坟墓:墓葬群。
坟土 [ fén tǔ ]
指墓葬。
合葬 [ hé zàng ]
人死后同葬一个墓穴,特指夫妻死后同葬在一个墓穴里。
祔穴 [ fù xué ]
合葬的墓穴。
改葬 [ gǎi zàng ]
另择墓地安葬。
神空 [ shén kōng ]
埋葬和尚、尼姑而不建墓塔的坟墓。
墓葬主 [ mù zàng zhǔ ]
盗墓 [ dào mù ]
挖掘坟墓,盗取随葬的东西:盗墓贼。
附茔 [ fù yíng ]
合葬的墓地。
侨墓 [ qiáo mù ]
客葬外地的坟墓。唐 韩愈《李君墓志铭》:“其年十月戊申,葬 河南 洛阳县,距其祖 澠池 令府君侨墓十里。”
客冢 [ kè zhǒng ]
埋葬异乡人的坟墓。
土墩 [ tǔ dūn ]
古代墓葬形式之一。
陪陵 [ péi líng ]
(一)、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二)、附葬,合葬。
正穴 [ zhèng xué ]
指正式埋葬的墓穴。
修坟 [ xiū fén ]
指旧墓修理及添葬之日。
义冢 [ yì zhǒng ]
旧时埋葬无主尸骨的坟墓。
渊壤 [ yuān rǎng ]
深土。指人死后埋葬的墓穴。
义地 [ yì dì ]
旧时埋葬穷人的公共墓地,也指由私人或团体购置,专为埋葬一般同乡、团体成员及其家属的墓地。
孤坟 [ gū fén ]
(一)、没有合葬的坟墓。(二)、孤独的或无人祭扫的坟墓。
赠玉 [ zèng yù ]
谓落葬时将玉埋入墓穴。
虚墓 [ xū mù ]
空的坟墓。谓预先筑好以待葬的墓室。《新五代史·周淑妃杨氏传》:“ 太祖 崩,葬 嵩陵 ,一后三妃皆当陪葬,而 太原 …
自然葬 [ zì rán zàng ]
自然葬采用特殊木质的骨灰容器,大约半年内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随之融入大地。整个葬区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只是一片草…
洞室墓 [ dòng shì mù ]
古代墓葬构造形式之一。
坟墓 [ fén mù ]
安葬死者的坟头与墓穴
族葬 [ zú zàng ]
同一高祖的子孙葬在一块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