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矟 [ pái shuò ]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屈突通 引大兵继至……斩首千餘级,获排矟兵六千。”胡三省 注…
排镩 [ pái cuān ]
(一)、即排矟。
排鑹 [ pái cuān ]
即排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又发 江 淮 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 岭 南排鑹手三万人,於是四远奔赴…
黑矟公 [ hēi shuò gōng ]
北魏 大将 于栗磾 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
犦槊 [ bào shuò ]
见“犦矟”。
矟骑 [ shuò qí ]
执矟的骑兵。《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 主将西巡,百官辞於紫陌,帝使矟骑围之。” 胡三省 注:“骑兵执矟者…
马矟 [ mǎ shuò ]
马上所持的长矛。 南朝 梁简文帝 《马矟谱序》:“马矟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南史·柳世隆传》:“﹝…
黑矟将军 [ hēi shuò jiāng jūn ]
据《魏书·于栗磾传》载:北魏于栗磾为河内镇将,刘裕伐姚泓欲假道河内,致书栗磾,题称“黑矟公麾下”。以栗磾好持黑矟以自…
铁缠矟 [ tiě chán shuò ]
用铁丝缠柄的长矛。《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王茂 下马,单刀直前,其甥 韦欣庆 执铁缠矟以翼之。”胡三省 注:…
于栗磾 [ yú lì dī ]
后魏、代人。武将。好持黑矟,有黑矟将军之称,官外都大官。见《魏书·卷三十一》。
矛矟 [ máo shuò ]
矛和矟。指简单兵器。
长槊 [ cháng shuò ]
即长矟。《太平御览》卷三五四引 晋 荀□《灵鬼志》:“垄上健儿字 陈安,头小面狭腹中宽,丈八长槊左右盘。”宋 赵雄《…
髶髮 [ èr fà ]
即髶髦。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铁甲者百餘人,仪仗百餘人,剪綵如衣带,白羽间为矟,髶髮絳袍,帽凡五色,袍随髶…
翠眊 [ cuì mào ]
(1).指翠色的矟(矛头)上的垂毛。眊,通“ 旄 ”。 南朝 梁简文帝 《马槊谱序》:“鏤衢与白刃同暉,翠眊与红尘俱…
斑丝槊 [ bān sī shuò ]
亦作“斑丝矟”。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一般长一丈八尺。
矛槊 [ máo shuò ]
犹矛矟。指简单兵器。 宋 欧阳修 《雪》诗:“ 潁 虽陋邦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
戟槊 [ jǐ shuò ]
亦作“戟矟”。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情上李相公十六韵》:“卫门罗…
雄王 [ xióng wáng ]
犹高昂,旺盛。 晋 裴启 《语林》卷五:“ 桓宣武 与 殷 、 刘 谈,不如甚,唤左右取黄皮袴褶,上马持矟数回,或向…
柯舒 [ kē shū ]
亦称“ 柯欘 ”。古代的一种兵器。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柯欘转为柯舒,又为哥舒。 王伯厚 曰:‘白干鎗,矟…
犦矟 [ bào shuò ]
亦作“犦槊”。古代仪仗之一种。刻有犦牛形,以示威武。唐 杨巨源《和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五侯恩泽不同年,叔姪朱门犦…
排放 [ pái fàng ]
(一)、排出(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污水。排放瓦斯。(二)、动物排精或排卵。
排墙 [ pái qiáng ]
(一)、见“排墙”。(二)、亦作“排墻”。推倒墙壁。(三)、一排排的墙壁。
排险 [ pái xiǎn ]
排除险情:紧急排险。排险抢救。
排患解纷 [ pái huàn jiě fēn ]
排患解纷(排患解紛) 见“ 排难解纷 ”。
排沙见金 [ pái shā jiàn jīn ]
排沙见金(排沙見金) 见“ 排沙简金 ”。
【词语拼音】pái shuò
【词语解释】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屈突通 引大兵继至……斩首千餘级,获排矟兵六千。”胡三省 注:“排矟,言执排执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