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词 [ dùn cí ]
因理屈词穷而避 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嘉肥 [ jiā féi ]
旧时称颂隐遁之词。
邪遁 [ xié dùn ]
《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以“邪遁”谓言词不合正道而隐伏诡谲。
无所循形 [ wú suǒ xún xíng ]
无所遁形,词语,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广东话语言学方面也有相关的歇后语:无所遁形,一…
凿坏而遁 [ záo pī ér dùn ]
凿坏而遁(鑿坏而遁) 见“ 凿坏以遁 ”。
遁迹空门 [ dùn jì kōng mén ]
遁迹空门(遁迹空門) 见“ 遁入空门 ”。
遁逸无闷 [ dùn yì wú mèn ]
遁逸无闷(遁逸無悶) 见“ 遁世无闷 ”。
奇门遁甲术 [ qí mén dùn jiǎ shù ]
就是由“奇”、“门”、“遁甲”三部分组成。“奇”即是乙、丙、丁;“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
遁俗无闷 [ dùn sú wú mèn ]
遁俗无闷(遁俗無悶) 见“ 遁世无闷 ”。
遁藏 [ dùn cáng ]
逃避隐藏。《魏书·长孙道生传》:“部帅 拾寅 遁藏,﹝ 长孙观 ﹞焚其所居城邑而还。”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
流遯 [ liú dùn ]
(一)、同“流遁”。(二)、流亡隐遁。
金遁 [ jīn dùn ]
五遁之一。道教遁形之术。
遁去 [ dùn qù ]
遁,逃避、逃跑。遁去,逃走。
五遁 [ wǔ dùn ]
(一)、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
遁辞 [ dùn cí ]
(一)、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用来搪塞的话。(二)、也作遁词。
凿坏以遁 [ záo pī yǐ dùn ]
凿坏以遁(鑿坏以遁) 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 颜闔 , 鲁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火遁 [ huǒ dùn ]
方士所称的遁形术之一,从火中隐形遁去。
伪遁 [ wěi dùn ]
假装军败而逃遁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栾之使舆曳柴而伪遁。」;《宋史·真宗纪》:「王均开城伪遁。」
谎话 [ huǎng huà ]
说话人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断言;故意歪曲事实的话他的故事是一大套谎话、遁词和夸张
遁迹 [ dùn jì ]
逃避人世;隐居:遁迹潜形。遁迹空门(出家为僧尼)。
逋逸 [ bū yì ]
(一)、逃亡;逃遁。(二)、指逃遁者。(三)、怠惰安逸。
遁五 [ dùn wǔ ]
《易·遯》:“九五,嘉遯,贞吉。”《遯》卦第五爻爻辞为赞美隐遁,后因以“遁五”指隐遁。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
遁栖 [ dùn qī ]
(一)、亦作“遁栖”。亦作“遯栖”。隐伏;隐居。(二)、见“遁栖”。
逝息 [ shì xī ]
犹遁居。
栖遯 [ qī dùn ]
见“栖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