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 [ yáng wù pài ]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洋务运动 [ yáng wù yùn dòng ]
旧称“同光新政”。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管…
洋务 [ yáng wù ]
(一)、清末指关于外国的和关于模仿外国的事务。(二)、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国足洋务运动 [ guó zú yáng wù yùn dòng ]
国足洋务运动 -简介 1992年初国奥队在奥运会预选赛中遭到淘汰,国内教练失去信任,在这种背景下聘请了施拉普纳首位洋…
务洋工 [ wù yáng gōng ]
务洋工 - 概述 务洋工,指的是有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有外派劳务资格的渠道出去,跨出国门在海外就业在异域谋求发展了…
同光新政 [ tóng guāng xīn zhèng ]
“洋务运动”的旧称。见“洋务运动”(564页)。
北洋大臣 [ běi yáng dà chén ]
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设于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隶(河北)、山东、奉天(辽宁)三省的洋务、海防及关政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
洋务教育 [ yáng wù jiào yù ]
南洋大臣 [ nán yáng dà chén ]
官名。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1861年 清 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五口通商大臣。1866年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
府院 [ fǔ yuàn ]
(一)、犹府第。(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的并称。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zǒng lǐ gè guó shì wù yá mén ]
清 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 咸丰 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
西崽 [ xī zǎi ]
旧称欧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开设的洋行、饭店中的男服务员(含轻蔑意)。
驭外 [ yù wài ]
办理外交。 清 王韬 《治中》:“我国今日之急务,在治中驭外而已。治中不外乎变法自强,驭外不外乎简公使,设领事,洞达…
噤口卷舌 [ jìn kǒu juàn shé ]
jìn kǒu juǎn shé 噤口卷舌(噤口捲舌) 谓缄默不言。 宋 苏洵 《谏论下》:“迁其赏於不諫,迁其刑於…
海军衙门 [ hǎi jūn yá mén ]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5?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
西体中用 [ xī tǐ zhōng yòng ]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语的缩词,是洋务派思想家与实践者对待中西文化的总原则。
汇禀 [ huì bǐng ]
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务局凡有所见,咨禀于南北洋通商大臣,倘遏抑不通,即逕达商部。一年一…
四大洋 [ sì dà yáng ]
指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远洋 [ yuǎn yáng ]
大洋大洋轮班距离大陆外的海洋远洋货轮
三大洋 [ sān dà yáng ]
地球上的三个最大的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五大洋 [ wǔ dà yáng ]
全球水域的总称。旧分地球表面水域为五大区,称为五大洋。即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和 南冰洋。
喜气盈门 [ xǐ qì yíng mén ]
家里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佳谶 [ jiā chèn ]
吉祥的谶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今上癸未閲进呈卷中,有吾乡 朱少宰 ,与国姓既同,且名亦似佳讖,…
暖洋洋 [ nuǎn yáng yáng ]
状态词。形容温暖:暖洋洋的春风。几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军舰 [ jūn jiàn ]
有武器装备能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用舰艇的统称,主要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潜艇、鱼雷艇等。也叫兵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