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 [ bàng chui ]
(一)、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二)、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槌杵 [ chuí chǔ ]
棒槌。
流血漂杵 [ liú xuè piāo chǔ ]
杵:捣物的棒槌。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 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
参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杵头 [ chǔ tóu ]
即杵。舂捣用的棒槌。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促杵 [ cù chǔ ]
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乳槌 [ rǔ chuí ]
在乳鉢中研物用的棒槌。《西游记》第六九回:“并乳鉢、乳槌之类都送至馆中。”
砧杵 [ zhēn chǔ ]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响犀 [ xiǎng xī ]
犀牛角所制的棒槌,击物能应声回响。
槌棒 [ chuí bàng ]
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
倒枕槌床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倒:推倒;槌:敲打用的棒,借指敲打。翻枕头敲床。形容非常悲痛。
杵砧 [ chǔ zhēn ]
捣衣的槌棒与垫石。 唐 于濆 《里中女》诗:“贫窗共机杼,富家鸣杵砧。”
棒槌树 [ bàng chuí shù ]
棒槌瓜 [ bàng chuí guā ]
铁棒槌 [ tiě bàng chuí ]
海棒槌 [ hǎi bàng chuí ]
沙棒槌 [ shā bàng chui ]
地瓜。
棒槌鸟 [ bàng chuí niǎo ]
匹手 [ pǐ shǒu ]
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武松 匹手夺过来,泼在地下。”《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
棒槌日记 [ bàng chuí rì jì ]
棒槌馃子 [ bàng chuí guǒ zǐ ]
棒槌果子 [ bàng chuí guǒ zǐ ]
香杵 [ xiāng chǔ ]
捣衣棒槌的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叩玫砧。” 北魏 温子昇 《捣衣》诗:“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
捣衣 [ dǎo yī ]
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