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堰 [ bǎi chǐ yàn ]
古堤坝名。
水堰 [ shuǐ yàn ]
挡水的低坝。
障堤 [ zhàng dī ]
堤防,堤坝。
坝基 [ bà jī ]
堤坝的根基。
堂防 [ táng fáng ]
平台和堤坝。
铧觜 [ huá zī ]
指铧状的堤坝。
堤坝 [ dī bà ]
堤和坝的总称,泛指防水、拦水的构筑物:要加紧修筑堤坝,以防水患。
溃口 [ kuì kǒu ]
(堤坝)坍塌决口。
土坝 [ tǔ bà ]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构成坝心的坝。
暗坝 [ àn bà ]
不露出水面的坝。
底孔 [ dǐ kǒng ]
坝的底部泄水孔。
拦水坝 [ lán shuǐ bà ]
拦截水流的堤坝。
堤堰 [ dī yàn ]
堤坝;堤:整修堤堰。
大坝合龙 [ dà bà hé lóng ]
修筑堤坝或围堰时,人们把留在最后的缺口叫“龙口”,因此把大坝封口截流叫“合龙”。
堤埽 [ dī sào ]
堤和埽。亦泛指堤坝。
唐陂 [ táng bēi ]
有堤坝的池塘。唐,通“塘”。
出险 [ chū xiǎn ]
(一)、(人)脱离险境:他一定有办法保护你出险。(二)、(堤坝等工程)发生危险:加固堤坝,防止出险。
堤夫 [ dī fū ]
修筑或管理堤坝的民夫。
溃决 [ kuì jué ]
大水冲开(堤坝):溃决成灾。
沙堰 [ shā yàn ]
用沙石等筑成的拦河坝。
陪敦 [ péi dūn ]
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 ,以昭 周公 之明德。…
石闸 [ shí zhá ]
见“ 石牐 ”。 水坝上的石制闸门。
筑坝 [ zhù bà ]
建筑拦水坝拦阻或约束水流。
堤垸 [ dī yuàn ]
类似堤坝、用来防水的建筑物。
牛埭 [ niú dài ]
设有用牛力拉船装置的土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