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 (hán lěng)
发冷的感觉。
【词语拼音】hán bīng
【词语解释】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词语拼音】bīng hán
【词语解释】冰冷;如冰之冷。《云笈七籤》卷九五:“天尊 曰:‘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结。’”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是 放翁 年十餘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可改易。”
【词语拼音】líng hán
【词语解释】冒寒;严寒。《梁书·到溉传》:“魏 世重双 丁,晋 朝称二 陆,如何今两 到,復似凌寒竹。”唐 戴叔伦《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宋 王安石《梅花》诗:“墻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虽凌寒溽暑,弗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