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 (jù jué)
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拒绝诱惑。拒绝贿赂。无理要求遭到拒绝。
【词语拼音】pǐ jué
【词语解释】(1).毁灭;断绝,隔绝。 汉 班固 《幽通赋》:“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絶而罔阶。”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微言圮絶,来者曷闻?”《后汉书·袁绍传上》:“ 操 见 授 谓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絶,不图今日乃相得也。’”(2).谓哀痛欲绝。《魏书·礼志三》:“‘何图一旦祸酷奄钟,独见公卿,言及丧事,追惟荼毒,五内崩摧。’ 丕 对曰:‘伏奉明詔,羣情圮絶。’”近义词屏绝、隔绝、拒绝、决绝、绝交、中断、断绝
【词语拼音】jù què
【词语解释】见“ 拒却 ”。亦作“ 拒却 ”。拒绝;推却。 明 唐顺之 《佥事孙公墓志铭》:“公始至, 恩 绣胸背,持刺上謁,公拒却之,然亦未遽诵言罪恩也。”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其门下生﹞愿有以为公寿,公固闭阁不与通。日召其故人饮酒,故人有稍稍言及者,益拒却之。” 叶圣陶 《倪焕之》三一:“如果实在不得空,今天来明天去也好,但拒却是不行的。”近义词断绝、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