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 (zhí zi)
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也称朋友的儿子。
【词语拼音】zhí ér
【词语解释】(一)、侄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父亲尚是他的兄弟,岂有侄儿打伯父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子英 道:‘哼!你知道我输了多少?’我道:‘这个侄儿那里知道。’”
(二)、称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见二太子甚喜:‘您二姪儿且与寡人相伴读书。’”《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马大老爷 是司礼监老公公的姪儿。”
【词语拼音】xián zhí
【词语解释】(一)、亦作“贤姪”。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王将仕 邀 乔俊 到家中坐定道:‘贤侄,听老身説,你去后家中如此如此。’把从头之事,一一説了。”《三侠五义》第三十回:“见 展爷 一表人材,不觉满心欢喜,开口便以贤侄相称。”清 杨潮观《荀灌娘围城救父》:“贤姪如此幼龄,因何远涉到此?”
(二)、见“贤侄”。
【词语拼音】máo bìng
【词语解释】(一)、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一听声音就知道这台机器有毛病。他做事容易出毛病。
(二)、缺点;坏习惯:这孩子上课时有做小动作的毛病。
(三)、病:孩子有毛病,不要让他受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