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义:乐善好义(樂善好義)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伏以閤下朴厚清明,…
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
心荡神摇:心荡神摇(心蕩神摇)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金瓶梅词话》第十八…
口服心服:口服心服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网的制度应当在全国推广…
加枝添叶:加枝添叶(加枝添葉) 在叙事或转述时,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老舍 《正红旗下》…
困心衡虑:困心衡虑(困心衡慮) 亦作“困心横虑”。谓心意困苦,忧虑满胸。亦指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
返视内照:返视内照(返視内照)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禅真逸史》第十七回:“…
议不反顾:议不反顾(議不反顧) 谓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 义 ”。《文选·司马相如<…
方凿圆枘:方凿圆枘(方鑿圓枘) 方形榫眼和圆形榫头。喻两者不相投合。 唐 孔颖达 《<春秋正义>序》:…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
女生外向:(一)、亦作“女生外向”。旧谓女子出生时面朝外,有出嫁从夫之义。后指出嫁的女儿心思朝外,向着…
良心发现:本谓善心的自然体现。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重新显现出来。语出《孟子·告子上》“其日…
横见侧出:横见侧出(横見側出) 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明 袁宏道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四面…
临危致命:临危致命(臨危致命) 谓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语本《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有口难言:有口难言(有口難言) 有话不敢说或不便说。 宋 苏轼 《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
鼎足而三:鼎足而三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
修文偃武: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唐 薛逢 《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
恨不相逢未嫁时: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
悦近来远:悦近来远(悦近來遠)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
翩其反矣:《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朱熹 集传:“翩,反貌。弓之爲物,張之則内向而來…
一匡天下: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论语·宪问》:“ 管仲 相 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何晏 …
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以直報怨) 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亲当矢石:亲当矢石(親當矢石)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隋…
荡检踰闲:谓行为放荡,不守礼法。检、闲,指规矩、法制。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飢寒之不免,理…
惊耳骇目:惊耳骇目(驚耳駭目)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