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善惩奸:jìn shàn chéng jiān 进善惩奸(進善懲奸) 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唐 周昙…
慈眉善眼: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善治善能:形容处理政事善于疏理,遇事善于变通。
薰莸同器: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木讷寡言: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亥豕鲁鱼:把“亥”字错成“豕”字,把“鲁”字错成“鱼”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
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弃恶从善:弃恶从善(棄惡從善)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如:犯罪分子只有坦白交待、弃恶从善才有出路。
循循诱人:犹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改行为善:改行为善(改行爲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
独善一身:独善一身(獨善一身) 同“ 独善其身 ”。 金 元好问 《通真子墓碣铭》:“吾欲力绍絶业,鋟…
首善之地:首善之地 (1).指首都。 清 钱谦益 《贺朱进士叙》:“輦轂之下,首善之地,得一士焉。”亦…
堂皇冠冕:táng huáng guān miǎn 堂皇冠冕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清 薛雪 …
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目不识书: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来者不善:善:亲善,友好。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咬文啮字:yǎo wén niè zì 咬文啮字(咬文嚙字|咬文齧字) 见“ 咬文嚼字 ”。
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节中长节:犹节外生枝。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善觀場者,止於前數齣所見,記其人之姓名。十…
乐善好义:乐善好义(樂善好義)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伏以閤下朴厚清明,…
迁善改过:qiān shàn gǎi guò 迁善改过(遷善改過) ◎ 迁善改过 qiānsh&agr…
识文谈字:识文谈字(識文談字) 见“ 识文断字 ”。
掘井及泉: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
惠施之谋: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