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鉴:知人之鉴(知人之鑒) 同“ 知人之明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潁川 司马徽 清雅有…
一竹竿打到底:一竹竿打到底 一直到底。常喻夫妻原配,白头偕老。《水浒传》第四五回:“我爹娘当初把我嫁 …
充饥画饼:充饥画饼(充飢畫餅) 喻借助空想安慰自己。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当初指雁为…
亲当矢石:亲当矢石(親當矢石)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隋…
分房减口:分房减口(分房減口) 亦作“ 分身减口 ”。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
蟠结根据: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校…
按甲休兵:按甲休兵 屯兵休整。《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饗士大…
随行逐队:suí háng zhú duì 随行逐队(隨行逐隊) 犹言跟着众人一道。《古今小说·杨八老…
射影含沙:射影含沙 相传 江 南水中有毒虫名蜮,人在岸上,影见水中,即以气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著皮肌…
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子效力。《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
阎罗包老:指 宋 包拯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包拯 ﹞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为之…
牛马走:(一)、旧时自谦之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再拜言。”李善 …
置之高阁:置之高阁(置之高閣) 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二塲三塲,置…
簠簋不饰:对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种婉转的说法。不饰,不整饬。《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
纵理入口: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汉 王充《论衡·…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
崇论闳议:崇论闳议(崇論閎議) 亦作“ 崇论宏议 ”。亦作“ 崇论谹议 ”。亦作“ 崇论吰议 ”。原谓…
公尔忘私:公尔忘私(公爾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明 李贽 《晁错》:“﹝ 鼂错 ﹞公尔忘私,而其…
楚相断蛇:汉 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 相 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
一家之言:yī jiā zhī yán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汉 司马迁 《…
出人意表:出人意表 超出人们的意料之外。《陈书·袁宪传》:“ 宪 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
听微决疑: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聖王…
诸色人等:诸色人等(諸色人等) 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唐 陆贽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
驷马高车:驷马高车(駟馬高車) 《汉书·于定国传》:“始 定国 父 于公 ,其閭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
齿牙为猾:齿牙为猾(齒牙爲猾) 谓谗言造成灾祸。《国语·晋语一》:“ 献公 卜伐 驪戎 , 史苏 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