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均之世:指天下太平,人心安定。
心平气定:xīn píng qì dìng 心平气定(心平氣定)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三国 魏 阮籍…
二满三平:二满三平(二滿三平) 同“ 三平二满 ”。 宋 陈亮 《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
安然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安:安…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
发人深思:发人深思(發人深思) 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花城》1981年第4期:“历史的发展,竟是这么发人…
扶危定乱:扶危定乱(扶危定亂) 扶助危难,平定祸乱。《隋唐演义》第八九回:“安得再有 尉迟敬德 、 秦…
泰然自若:形容在使人十分为难的或烦乱的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和镇定表现出自制或泰然自若,这是他(或她)一…
无声无色:无声无色(無聲無色)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
语近指远:语近指远(語近指遠)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钦定军次实录>…
于公高门:西汉 于定国 父 于公 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
规绳矩墨:规绳矩墨(規繩矩墨) 同“ 规矩绳墨 ”。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昔 倕 之巧,目茂…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
一点半点:yì diǎn bàn diǎn 一点半点(一點半點)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红楼梦》第三…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jìng ruò chǔ zǐ,…
口燥唇干:口燥唇干(口燥唇乾) 亦作“ 口乾舌燥 ”。亦作“ 口乾舌焦 ”。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屏声敛息:bǐng shēng liǎn xī 屏声敛息(屏聲斂息)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天雨花》第…
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的措施。唐韩愈《…
无伤大体:无伤大体(無傷大體) 犹无伤大雅。 清 无名氏 《静居绪言》:“后人摘集中累句讥之,亦是吹毛…
众所共知:众所共知(衆所共知)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 宋 司马光 《言张方平札子》:“ 方平 文章之外…
夷然自若:夷然自若 谓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魏书·卢义僖传》:“内外惶怖, 义僖 夷然自若。” 清 …
文修武偃: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亦作“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过大灾难而不死,日后一定享福。《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
惊世骇目:惊世骇目(驚世駭目) 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律诗之…
山不转水转:《论语》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喜欢山,因为山是静的、固定的、不流动的。其中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