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孝子爱日: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忠孝双全: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儿大不由爷: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移孝为忠:移孝为忠(移孝爲忠) 谓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
割股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割骨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儿大不由娘:儿子长大了,由不得母亲作主。,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庶民子来:庶民:老百姓,人民;子来: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形容民心归顺。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小受大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斑衣戏彩:斑衣戏彩(斑衣戲彩) 谓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 老…
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节哀顺变:节制哀痛,顺应变故。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
忠孝节烈: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下气怡色:下气怡色(下氣怡色) 同“ 下气怡声 ”。《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諫。”…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为:作为;臣:臣子。封建社会认为当臣子的应当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儿女的应当不惜生命孝…
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孝子慈孙:孝子慈孙(孝子慈孫) 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孟子·离娄上》:“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
九十其仪: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