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喻:孔子在家闲坐,他的学生子贡陪侍在旁,请教孔子应该如何做到谦虚谨慎地待人。孔子说:“你的问题问得好…
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他待人谦和,从不拿大。人家虚心求教,他倒拿起大来了。
口啍:指心口不一的人。《荀子·哀公》:“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请问取人。’ 孔子 对曰:‘……无…
迎请:迎接;聘请。《坛经·疑问品》:“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天雨花》第十四回:“然后再贬退选…
慧寂:佛教谓智慧和禅定。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读 老子 及 瞿曇氏 书,得其虚静、…
缘心:佛教语。谓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於中缘尘…
接受:(一)、收取(给予的东西):接受礼品。接受捐款。(二)、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接受任务。接受考验。…
跪履:《史记·留侯世家》载:汉 张良 游 下邳 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 良 取履,并长跪履之。老…
实落:(一)、诚实;不虚伪:他有点执拗,对人心地可实落。(二)、(心情)安稳踏实:听他这样一说,我心里…
幻尘:佛教语。虚幻的尘世。《圆觉经》卷上:“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明 宋濂 《日…
万法唯识: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转化变现。所以现象是虚幻,只有心识是真实有。镇州…
安痊:痊愈。《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每日请医切脉,服药调治,直延到秋尽,方得安痊。”清 沉复…
率教:(1).实行教化。 晋 挚虞 《典校五礼表》:“夫革命以垂统,帝王之美事也;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
喧湫:《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 欲更 晏子 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
炼性:(一)、道教谓修炼心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道教门最上者,冲虚清浄,出有入无,超尘俗而上…
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
二学:(一)、指国学与太学。《南齐书·礼志上》:“今学非惟不宜废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规,使郡县…
走方郎中: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请是请过一个走方郎中瞧过,亦要什么十五块钱…
格言:熟语的一种。含有教育意义的精练的定型语句。在书面语中可以找到其出处。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心月:佛教语。谓明净如月的心性。语本《菩提心论》:“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
影接:形容迅速接应。《新唐书·忠义传上·张道源》:“ 淮安王 神通 略定 山东 ,令守 赵州 ,为 竇…
冥境:(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
太虛: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空虚…
空即是色:佛教用语。空,即空性。指没有实体的特性。色,指物质现象。空即是色指现象是空性的显现。就像蓝天…
分任:(一)、分别担任。冯玉祥《我的生活·在常德(二)》:“教导团以 鹿锺麟 同志为团长,刘骥、门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