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图:(1).指天球与河图,皆古代天子之宝器,见《书·顾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蛮娘:指南方青年妇女。唐 李贺《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緑泪花红。”明 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
宗祏:(一)、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亦借指宗庙,宗祠。《左传·庄公十四年》:“﹝ 原繁 ﹞对曰:‘先君 …
山殿:(一)、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 梁 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唐 钱起…
斋沐:斋戒沐浴。 唐 卢纶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诗:“斋沐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禪心。” 宋 张齐…
山茗:山中产的茶叶。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诗:“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 宋 苏轼…
南普陀寺: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自是…
帖妥:(一)、静止不动貌;安稳。明 刘基《清齐记》:“时雨新濯,竹树生色,猨鸟不呼,松柏帖妥,而巖壑为…
设教:(1).实施教化。《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晋书·刑法志》:“古人有言:‘善…
赐香:(一)、谓贵人向寺庙敬香。唐 郑谷《定水寺行香》诗:“听经看画绕虚廊,风拂金鑪待赐香。”(二)、…
黝黝:(1).林木茂盛貌。 晋 左思 《魏都赋》:“黝黝桑柘,油油麻紵。” 南朝 梁 任昉 《落日泛舟…
匾对:匾额和对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登岸行,十里至 万佛寺 看石坝,又三十…
熬茶:(1).旧时喇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酥油茶及金钱等物,称为熬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东西数…
遍处:到处;处处。《禅真逸史》第三回:“侠骨天生金百炼,芳声遍处人钦羡。”清 俞蛟《梦厂杂著·轶事·双…
僧夏:(一)、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夏,夏腊。唐 白居易《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
风树:《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因以“风树”为父母…
班禅额尔德尼:西藏 喇嘛教黄教中主持 扎布伦寺 及 后藏 事务的教主封号,意为“大学者”。在黄教两大活…
禅室:犹禅房。佛徒习静之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傍危峯,立禪室。” 唐 王勃 《梓州通泉…
薪蒸:薪柴。《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孙诒让 正义:“薪蒸即薪柴也。”《左传…
香市:(一)、买卖香的市场。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日南 有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宋 洪刍《…
旭华之阁:旭华之阁位于北京香山南麓,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1762年。原为“宝相寺&r…
阿兰若: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寂静处或空闲处。原为比丘洁身修行之处,后亦用以称一般佛寺。 宋 王安石 《草…
金蠡:谓仙杯。语本《南史·徐文伯传》:“熙(徐熙)好 黄 老,隐於 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葫芦与之…
青红:青色和红色。常用以指代颜料、胭脂粉黛、彩霞、灯彩等。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
禁网:同“禁罔”。《汉书·游侠传序》:“及至 汉 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晋书·文帝纪》:“诸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