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善死者不亡:形容为了国家或救人危急而牺牲的人虽然死了,但精神不灭,还跟活着一样。
援溺振渴:溺:指落水者;振:救济。援救落水者和干渴者。比喻援救受难的人。
救急扶伤:救急扶伤(救急扶傷)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救急扶伤,一不小心…
赈贫济乏:赈:救济。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
救过不暇:补救过失都来不及。同“救过不赡”。
弥缝其阙: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济寒赈贫: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见溺不救:jiàn nì bù jiù 见溺不救(見溺不救) 犹言见死不救。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
存恤耆老: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救济年老的人。
济世匡时: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救急不救穷:只能救一时的急难,不能救长时间。
济时行道:济:拯救;道:仁道。拯救时世,施行仁道。
济弱扶危: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救偏补弊:救偏补弊(救偏補弊) 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与其高谈性命,…
救饥拯溺:救饥拯溺(救饑拯溺) 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
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临难不避:lín nàn bù bì 临难不避(臨難不避) 危难之时不躲避。形容忠直勇敢。《东周列国志…
安富恤贫:恤:救济。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匡时济世: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冠盖相望:也说冠盖相属。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
江左夷吾: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如此一转移间就打算个护送他…
扶困济危: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远水不救近火: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