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谴责。
(一)、严厉谴责。
唐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沉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明 沉寿民 《访姜如农城北》诗:“ 石公 严谴后,又见荷戈新。” 彭芳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资政院及各省咨议局认为不合法律手续,且受严谴,大理院票拟罪名,竟有正法之意。”
严谴,读音yán qiǎn ,汉语词语,解释为严厉谴责。出自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沉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 三年严谴望修门,随例趋朝又北辕。
• 因门震而进鲠言,纠绳切挚,触严谴而同蠖伏。
• 文慎甫当舞勺之年,遍课群书,必以成诵为程,小不当意,严谴随之。
• 果然,马江一败,接着追论保荐丧师辱国的唐炯、徐延旭的责任,张陈二人,都获严谴。
• 及是,地宫有浸水,上震怒,严谴在事诸臣,褫均元职,逮京治罪,拟重辟,念其耄老,免罪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