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一)、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尉缭子·战威》:“刑如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北史·源思礼传》:“今奉庙胜之规,总驍捍之众,足以擒其酋帅,献俘闕下耳。”
【拼音】miào shèng【注音】ㄇㄧㄠˋ ㄕㄥˋ【条目】庙胜(庙胜)【引证解释】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尉缭子·战威》:“刑如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北史·源思礼传》:“今奉庙胜之规,总骁捍之众,足以擒其酋帅,献俘阙下耳。”
【庙的意思】:庙(廟) miào(ㄇ一ㄠˋ) (一)、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二)、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 详情>
【胜的意思】:胜(勝) shèng(ㄕㄥˋ) (一)、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胜利。得胜。胜券( 详情>
• 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 遂委艾以庙胜成图,指授长策。
• 尔乃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
•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庙胜之术也。
• 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
• 起术是以谋庙胜,这便是国家的伊尹、吕望。
• 自先帝初兴,爰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