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闷热。
(一)、酷热。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晚復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王统照 《司令》:“大而圆的花萼,躺在土地上被毒热的阳光晒着,渐渐变了颜色。”
(二)、指酷烈的暑气。
元 杨载 《太古雪》诗:“ 回中 避暑时,持用消毒热。” 清 陈维崧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词:“毒热鎔金,火云焦釜。”
毒热是汉语词汇,拼音dú rè,出自《问慰诸帖下》。
【毒的意思】:毒 dú(ㄉㄨˊ) (一)、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二) 详情>
【热的意思】:热(熱) rè(ㄖㄜˋ) (一)、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热水。热带。灼热。热度。水深火热 详情>
• 用于痈肿疮毒,热淋,小便涩痛。
• 牙疳:主要是由于毒热攻胃所致。
• 疳疾毒热攻胃上口犯口齿的证候。
• :主要是由于疳疾毒热攻肝所致。
• 用于中毒热病,喉病,黑疤痘疮,皮炎。
• 所有的竹帘都放下来,抵挡毒热的阳光。
• 若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呼吸困难,为毒热闭;肺重症。
• 湿热之邪及毒热之邪伤及肝脉,致使阴部气血失和,出现疳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