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锐气;锐气受挫。
(一)、摧折锐气;锐气受挫。
《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鋭。”《孔子家语·颜回》:“好言兵讨而挫鋭於 邾 ,是智不足名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东厢之乐,由是失次, 宋 亦觉其挫鋭。”《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于禁 被擒, 庞德 被斩, 魏 兵挫鋭。”
【挫的意思】:挫 cuò(ㄘㄨㄛˋ) (一)、不顺利,失败:挫折。挫败。挫伤。挫失。(二)、按下,使音调降低:抑扬 详情>
【锐的意思】:锐(鋭) ruì(ㄖㄨㄟˋ) (一)、锋利,尖,与“钝”相对:锐利。锐不可当。(二)、感觉灵敏:敏锐 详情>
• 高太尉军威折挫,锐气衰残。
• 怀铅握椠周于二载挫锐解纷怡然理顺。
• 众人纷纷提出疑难,道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四座皆惊。
• 岂悟南袭仇池,破军杀将;筑城长最,匹马不归;及攻此城,伤兵挫锐。
• 每次破甲产生的仇恨完全一致,无论已经打上了几次。挫锐怒叫和雷霆一击也是如此。
• 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
• 今傅潜领雄师数万,闭门不出,坐视边寇俘掠生民,上孤委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盖潜辈不能制胜,朝廷未能用法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