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日法是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份,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古代汉族人民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干的意思】:干(乾) gān(ㄍㄢ) (一)、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二 详情>
【支的意思】:支 zhī(ㄓ) (一)、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二)、受得住:乐不可支。(三)、 详情>
【纪的意思】:纪(紀) jì(ㄐ一ˋ) (一)、记载:纪年。纪元。纪行( xíng )。纪实。纪念。纪传( zhu 详情>
【日的意思】:日 rì(ㄖˋ) (一)、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 guǐ )(古代利用太 详情>
• 早在殷商时代就使用六十干支纪日。
•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 古代以干支纪日,凡天干值乙、丁、己、辛、癸的日子称柔日。
• 中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