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栗 [ bīng lì ]
犹严肃。
冰霾 [ bīng mái ]
谓天气阴冷。
烹冰 [ pēng bīng ]
冰遇火即溶,喻消灭之快速。
抱冰 [ bào bīng ]
比喻刻苦自励、廉洁。
冰销 [ bīng xiāo ]
见“冰消”。
斩冰 [ zhǎn bīng ]
砍冰。谓取冰藏于冰室。
阳冰 [ yáng bīng ]
结于水面之冰。
冰舞 [ bīng wǔ ]
见“冰上舞蹈”。
冰齿 [ bīng chǐ ]
犹皓齿。
冰台 [ bīng tái ]
(一)、艾的别名。《尔雅·释草》:“艾,冰臺。”郭璞 注:“今艾蒿。”唐 陈廷章《艾人赋》:“想在野之时,岂谓…
海冰 [ hǎi bīng ]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
严冰 [ yán bīng ]
厚冰。
冰笋 [ bīng sǔn ]
犹玉笋。比喻美人的手。
语冰 [ yǔ bīng ]
谈论冰。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语本《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篤於时也。…
冰冱 [ bīng hù ]
冰冻。
青冰 [ qīng bīng ]
见“青蓝冰水”。
冰蚀 [ bīng shí ]
岩石破裂处由于水的冻结而形成的侵蚀。
淖冰 [ nào bīng ]
以药石消融冰冻,为古代的一种方术。
冰辉 [ bīng huī ]
清冷的光辉。
冰丝 [ bīng sī ]
(一)、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宋 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纍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二千八百字…
冰檗 [ bīng bò ]
喻指处境寒苦艰辛。檗,即黄檗、黄柏,性寒味苦。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清 钱谦…
冰坨 [ bīng tuó ]
水或含水的东西冻结成的硬块。
冰麝 [ bīng shè ]
冰片与麝香。《镜花缘》第七回:“﹝ 林氏 ﹞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
冰丘 [ bīng qiū ]
俗称的冰丘即指是冰原上由冰构成的山丘。
破冰 [ pò bīng ]
在航行水域上充分破碎冰块,以便船舶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