诎节 [ qū jié ]
屈己下人,降心相从。
摭诎 [ zhí qū ]
犹言断章取义,加以歪曲。
诎免 [ qū miǎn ]
(一)、谓谦卑退让,屈己下人。汉 刘向《说苑·敬慎》:“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詘免变化…
诎强 [ qū qiáng ]
谓使强敌屈服。
诎折 [ qū shé ]
(一)、屈曲。(二)、压抑。
诎道 [ qū dào ]
谓某种主张无法实行。汉 扬雄《法言·寡见》:“如贤人谋之美也,詘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詘道而从人。”元 …
胁诎 [ xié qū ]
迫使屈服。
隐诎 [ yǐn qū ]
冤屈。詘,通“屈”。
诎身 [ qū shēn ]
降低自己的身分;委屈自己。
议诎 [ yì qū ]
谓理屈词穷。詘,通“屈”。
诘诎 [ jié qū ]
(一)、屈曲;屈折。(二)、滞塞;艰涩。
诎胜 [ qū shèng ]
即屈胜梯。古代守城战具。
诎柔 [ qū róu ]
屈曲柔弱。
诎指 [ qū zhǐ ]
(一)、降低身分,屈己下人。(二)、弯着指头计算。
诎膝 [ qū xī ]
下跪。喻归顺、投降。
诎志 [ qū zhì ]
谓曲意迁就。
支左诎右 [ zhī zuǒ qū yòu ]
同“支左屈右”。《史记·周本纪》:“﹝养由基怒﹞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叶…
诎要桡膕 [ qū yào ráo guó ]
弯腰曲膝。《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虽为之逢蒙视,詘要橈膕,君卢…
诎要桡腘 [ qū yāo ráo guó ]
指弯腰曲膝。
诎缨插衽 [ qū yīng chā rèn ]
徒冠去缨,扱衽短衣。谓罪人之服饰。《管子·小匡》:“桓公亲迎之郊。管仲詘缨插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后。”尹知章注:…
诎寸信尺 [ qū cùn xìn chǐ ]
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
一诎一信 [ yī qū yī shēn ]
诎:通“屈”,弯曲;信:通“伸”,伸展。一屈一伸。
诎膝请和 [ qū xī qǐng hé ]
诎:通“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大直若诎 [ dà zhí ruò qū ]
大直若诎(大直若詘) 见“ 大直若屈 ”。
诎服 [ qū fú ]
屈服。《汉书·吾丘寿王传》:“书奏,上以难丞相 弘 , 弘 詘服焉。” 唐 李德裕 《近世节士论》:“ 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