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愁 (wú chóu)
(一)、没有忧虑。唐 杜甫《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宋 范成大《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清 钱谦益《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南朝 从此果无愁。”
(二)、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 北齐 后主 所倡作,至 唐 天宝 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 北齐 ﹞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无愁天子”。
【词语拼音】wú yōu
【词语解释】(一)、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 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宋 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二)、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